心跳是生命活動的象徵。研究發現,人類胎兒在受孕16天便有了心跳,預示著小生命的到來;與之相對,人的心臟停止跳動,則代表生命的終止。我們的生命活動,正是依賴心臟不停的跳動而維持的。
心臟為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。《靈樞·邪客》:“心者,五臟六腑之大主,精神之所舍也。”《素問·痿論》:“心主身之血脈。”在兩千多年前,我國古代醫學家就認識到心臟維繫著人體全身器官、組織的血液迴圈及生理功能,同時又是人體精神活動的依靠。醫學上,最典型的例子是阿-斯綜合征(心源性腦缺血綜合征),指突發、致命的心律失常使心排血量驟減,導致嚴重腦缺血、神志喪失和暈厥等症狀。其常見病因包括快速型與緩慢型心律失常、急性心臟排血受阻和先天性心臟病等,多由情緒激動、疲勞、饑餓等因素誘發。
人們常用“偏心”來形容不公正,但從解剖學來說,其實人的心臟就是偏左的。明代翟良《經絡彙編》:“…心象尖圓,形如蓮蕊…”從外形上看,人的心臟像桃子,如拳頭大,在胸腔內橫膈上、雙肺間偏左的位置。
心臟通過收縮和舒張泵出血液,這種搏動傳導到淺表的動脈處(如寸口),則為“脈搏”。我國古代醫家在長期的實踐中發現,脈搏反映人體的健康狀況,因此“號脈”可為中醫診病提供重要依據。如三部脈診法指通過觸及寸口(腕部橈動脈)、趺陽(足背部脛前動脈)、人迎(結喉旁頸總動脈)瞭解全身氣血的盛衰。此外,心臟的搏動尚可在左乳下觸及,因此心尖部又稱為“虛里”:“……名曰虛里,貫膈絡肺,出於左乳下,其動應衣,脈宗氣也。”古代醫家的脈診方法,一直被後世傳承、發揚,沿用至今。
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,心跳過慢(學名“心動過緩”)的人群呈增多趨勢。研究表明,心動過緩的人群以70-80歲為主,其在65歲以上的發病率約為1%。這意味著,需要醫學評估、干預的人群也日益增長,需要引起社會公眾的關注。
內容轉載自365醫學網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