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搏,即過早搏動,是指起源於竇房結以外的起搏點過早發出衝動,引起心房或心室的收縮,導致下一次心跳比預期提前出現,故又名期前收縮。其中房性和室性早搏較常見,簡稱房早(PAC)和室早(PVC),當中又以室早更多見,常於體檢或就診檢查24小時動態心電圖(HOLTER)或靜態心電圖時被醫生發現。
早搏主要症狀為心慌、心悸,偶爾感到心臟停搏、漏跳一下,或心臟強而有力的一次搏動,屬於中醫「心悸」的範疇,醫師為早搏患者診脈時偶爾會發現脈搏「漏跳」了。
🫀為甚麼會早搏?
A:早搏可分兩類:
• 生理性早搏 - 指無器質性心臟病的早搏,又稱為良性或功能性早搏,常見於兒童、青少年及老年人等健康人群,常因過度勞累、精神緊張、消化不良、情緒激動或自主神經系統不穩定等因素引起。早搏多在夜間或休息時發生,隨著運動、心率加快時明顯減少或消失。多無自覺症狀,日常活動和生長發育也不會受到影響。
• 病理性早搏 - 多由器質性心臟病引起,如冠心病、擴張型心肌病、二尖瓣脫垂、先天性心臟病如法洛四聯症、心力衰竭等,以及藥物毒副作用、手術、心導管檢查所致。
🫀何謂器質性心臟病?
器質性心臟病是指心臟結構和(或)組織有實質的病變的心臟病,例如先天性心臟病、冠心病、風濕性心臟病、心肌病等。
🫀早搏不等於心臟病
早搏本身不代表有病或病情輕重,也不是心臟病的獨立危險因素。心跳過快、過慢或提早搏動等雖然反映心電活動出現異常,但不等於心臟病,可見於正常人,心臟彩超可明確診斷有無心臟病。
🫀早搏的心臟真的漏跳了?
早搏可能感覺到心臟「漏跳」,但心臟實際沒有漏跳,只是提早的搏動導致與隨後心跳的間歇比原來的長,才會有漏跳的感覺;而這個相對長的間歇讓下一次心跳更有力,令人感受到這後一個強而有力的心跳,就是早搏常見心悸的來由了,也是中醫經典《脈經》載述脈管搏動、「時一止,復來」的表現之一,實際心臟沒有停止跳動,只是心跳不整齊、沒有規律,導致心跳間歇時長時短而已,「復來」的時候就明顯感覺到心跳,即心悸了。
🫀早搏可以運動嗎?
無器質性心臟病的良性早搏,隨著運動、心率加快時可明顯減少或消失。生活規律,早點睡,不熬夜,越不動身體越差,越運動早搏越少,心跳加快時早搏就被抑制了。
🫀早搏要治療嗎?
一種疾病要不要治療,包括手術治療,一取決於有無症狀,二要看有沒有風險。
-早搏的處理方案
1)無器質性心臟病、無症狀的早搏,最佳的治療是不治療;
2)無器質性心臟病,如有症狀,視乎症狀是否直接與早搏相關,還是焦慮、抑鬱的症狀,如症狀因焦慮、抑鬱而起,應針對焦慮、抑鬱治療
3) 有器質性心臟病的早搏,治療心臟病,不治早搏。
🫀焦慮、抑鬱與早搏有關係嗎?
發現早搏時未必都有症狀,若未得到認真和正確的解釋,如被告知「室早比房早危險」,甚至毫無根據地將早搏和猝死關聯起來,由於信息不對稱,這些誤導往往給患者帶來恐慌,引發焦慮、抑鬱症狀。
長期焦慮、抑鬱,全身微血管持續處於繃緊的狀態,令血管收窄,回流心臟的氣血減少,心失所養,最終令心跳的起源和傳導系統的氣血供應不足,以致心臟不能按正常節律發出衝動,在預期前提早收縮搏動。
📑有症狀的良性早搏
一位朋友心悸10餘年,早上起床時常有驚恐感,每於進餐後昏昏欲睡,上一秒還在談話,下一秒可以突然失去了意識,幾秒後又回復過來。
查無器質性心臟病,西醫診斷為室性早搏, HOLTER顯示,原來每日的室性早搏次數高達15000次,經西醫射頻消融術後,HOLTER:早搏已由15000次減少至61次,心悸、暈厥頻率隨之明顯減少,但偶爾仍因情緒緊張、工作壓力大而出現心悸、胸悶、失眠等症狀,經中藥調理後改善。
🫀中醫如何診治早搏?
中醫認為早搏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氣血不足,心失所養,心臟搏動的起源和心電傳導系統得不到充分的濡養,心臟不能按正常節律發出衝動,導致心臟提早搏動。因此在治療上,中醫按各人身體狀況辨證論治,以益氣養血、清熱養陰、行氣解鬱、化痰通絡、活血化瘀等治法治療,使心跳的起源和心電傳導系統的氣血供應回復正常,從而調整心律。
正常人出現的早搏既不是心臟病,也沒有危險,是否要治療取決於有無症狀,即對症治療。無器質性心臟病又無症狀的早搏,最好的治療是不用藥、不治療🌹
香港中醫藥科技學院講師 黃曦民編著
Comments